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試驗指銷棒(TestFinger/PinProbe)是電氣安全測試領域的核心工具,核心作用是模擬人體(手指、金屬物體)或外部異物與電氣設備的接觸場景,通過標準化的“接觸測試”驗證設備是否符合安全防護要求,避免用戶在正常使用或誤操作時遭遇觸電...
漏電起痕(Tracking):定義、原理與關鍵信息漏電起痕(Tracking)是電氣絕緣材料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因表面存在的電解液(如濕氣、灰塵、污染物形成的導電薄膜)在電場作用下發生電離、局部發熱和化學侵蝕,逐步形成導電通路(“電痕”)的現象。這種現象會導致絕緣材料的絕緣性能急劇下降,嚴重時會引發短路、擊穿甚至火災,是評估電氣設備(尤其是高壓、戶外或潮濕環境中使用的設備)絕緣可靠性的核心指標之一。一、核心定義與本質漏電起痕的本質是絕緣材料表面的“電化學侵蝕+導電通路形成”過程...
針焰試驗機與灼熱絲試驗儀、漏電起痕試驗機的核心區別針焰試驗機、灼熱絲試驗儀、漏電起痕試驗機均為電氣安全測試設備,但測試目的、原理及關注風險差異顯著,具體對比如下:對比維度針焰試驗機灼熱絲試驗儀漏電起痕試驗機核心風險局部故障產生的微小火焰(如電弧、過載)高溫熱源(如短路發熱元件)的灼熱作用電場+電解液導致的絕緣表面電痕化(漏電失效)試驗手段Φ0.5mm針狀火焰,灼燒30秒Φ4mm鎳鉻絲(550℃-1000℃),1N壓力灼燒30秒高壓(100V-600V)+電解液...
在產品設計中降低漏電起痕風險,需圍繞漏電起痕的核心誘因(電場集中、電解液積累、絕緣材料性能不足),從“材料選型、結構設計、電氣參數優化、環境適配、工藝控制”等全流程入手,構建多維度防護體系,確保絕緣材料在長期使用中耐受潮濕、污染及電場的綜合作用。以下是具體設計策略:一、優先選擇高抗痕化性能的絕緣材料(核心基礎)漏電起痕的本質是絕緣材料表面在電解液與電場作用下的碳化失效,因此材料性能是降低風險的第一道防線,需根據產品的應用環境(潮濕/污染等級、電壓等級)選擇匹配耐痕化能力的材料...
灼熱絲試驗儀的校準周期需結合標準要求、設備使用頻率及實際工況綜合判定,核心原則是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具體可分為常規校準周期和特殊校準觸發條件兩類,同時需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如GB/T5169.10-2017)及國際標準(如IEC60695-2-10)的規范。一、常規校準周期:12個月根據電工電子產品安全測試設備的通用計量要求,灼熱絲試驗儀的常規校準周期為12個月(即每年校準一次)。這一周期的設定基于設備核心部件(如熱電偶、加熱絲、計時模塊、壓力驅動機構等)的正常老化規...
灼熱絲試驗儀的校準和維護工具需根據核心校準項目(溫度、壓力、尺寸、時間等)和維護場景(清潔、潤滑、部件檢查等)分類準備,且校準用工具需具備計量認證資質(即通過法定計量機構檢定合格,確保量值準確)。以下是按“校準工具”和“維護工具”分類的詳細清單,同時標注了工具用途及關鍵要求:一、校準專用工具(需計量合格)校準工具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必須符合相關標準(如GB/T5169.10、IEC60695-2-10)對量值精度的要求,且需在檢定有效期內使用。工具類別具體工具名稱規格/...
掃碼聯系我們
服務熱線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松崗沙江路162號佳裕產業園1棟9樓
913995312@qq.com
Copyright © 2025深圳市奧德賽創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2023086123號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xml